白金中文网 > 珠连玉映 > 第六十九章 万事俱备(1)(加更)

第六十九章 万事俱备(1)(加更)

推荐阅读:

白金中文网 www.bjzw.com,最快更新珠连玉映最新章节!

    敏元这头回了揽芳阁,紫笙已经回来了,她笑着向她行礼:“回长公主,傅二爷已经回京去查您说的那些事了,田庄上的杨妈妈一家奴婢也派人去请了,估摸着晚间就能到。”

    敏元点点头:“辛苦你了。”

    紫笙连道不敢。

    敏元凝了凝神,眼睛望着窗外北边的方向。

    她和母亲一同瞒了这么多年,如今终于有机会,能将这些年的谎话给圆了。那些看热闹看笑话暗中非议的人,也该大跌眼球一回了。

    酉时一刻,许家开了西边的角门,迎了一批客人进府。

    揽芳阁。

    一位衣着朴素的妇人跪下来对着太师椅上的敏元行了大礼,诺诺道:“长公主,如今还是农忙的时候,奴婢当家的在田庄上看着那些个偷奸耍滑的,一时脱不开身,便没有跟过来,还请长公主见谅。”

    “无妨,这事儿本就是你管着的,你家当家的来不来倒也没多大干系。”敏元让她起身,命人搬了个小杌子给她坐。

    杨妈妈谢过恩,坐了下来。她心里暗自猜测着敏元的意思,她管着的事情,难不成……

    她唬了一跳,心中打鼓,面上惴惴:“长公主,莫不是小郡主的消息传了出去?”

    她和当家的原本是在公主身边伺候的,后来被调到了田庄上,旁人都只道他们是失了主子欢心,她却明白,他们夫妇二人的大调动,不仅不是失宠,还是得重用的表现。

    他们管着的那个田庄,正是太后娘娘对外说的小郡主养病的地方。那里自然没有小郡主,他们二人却要演好戏,为薛家挡去外界的猜疑。是以那田庄里,倒真养了一位姑娘,却是她自个儿的丫头半月罢了。

    前些年,有不少人借着各式各样的噱头前来打探,都被她一一挡了回去,再有就是能贴身伺候“小郡主”的人都是薛家或者长公主身边最为忠心的人,旁的不相干的人见她们做事这样用心,传出话去,外面的人也就信以为真了。

    近几年倒是安稳了许多,但长公主急急地叫她过来,难不成是有什么手段高超的人出了手,她露了马脚?

    她咽了咽口水,紧盯着敏元。

    “那倒不是,”敏元笑了笑,“你准备准备,过几天本宫要接昭沅回家了。”

    杨妈妈骇然,良久才反应过来,面上十分惊喜。她这件差事,终于是到头了。

    敏元留了杨妈妈在外院用了晚饭,又让紫笙亲自送了她出门。

    杨妈妈坐上马车,对紫笙谢了又谢。紫笙瞧着奇怪,便半试探半打趣地道:“妈妈这是怎么了,这样高兴?是在长公主那里领了什么好差事不成?”

    杨妈妈心知紫笙是长公主的心腹,便透露了一句:“紫笙姑娘,我和我们家那口子马上就要回京当差了。”说完也不再多说,坐着马车扬尘而去。

    紫笙心下几转。

    杨妈妈一家人被下放到庄子上时,长公主身边的两位姐姐年纪还轻,没有被放出去,她也还只是个三等丫鬟。

    但她也是明白,杨妈妈并非失了宠,因为每年年节的时候,长公主都会专门派人将赏赐送到田庄上,每每到了汤沐邑,也时常召见,这分明是挂在心上的样子。

    后来她年岁渐长,心思也玲珑了些,知晓了杨妈妈管的田庄便是小郡主养病的庄子,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只是有一事让她一直困惑着,她常常值夜,有时能听到长公主在梦中呢喃,念着小郡主的名字,可每年来了汤沐邑,却不怎么在田庄住着……

    她心中有一个大胆的猜测,却没有胆量去验证,再者,也没有必要。

    这次杨妈妈说要回京,她一直在长公主身边伺候,却没得到一点消息,可见是长公主存心瞒着。

    只是这件事如此猝不及防,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她想起昨日去找傅二爷,许家的杨管事说起的那桩事,心中一动。

    过了一会儿,又摇了摇头,在其位谋其事,她紫笙,只要忠心事主,日子就差不了,秘辛什么的,她无需多管。

    杨妈妈那边紧锣密鼓地准备了起来,许家宅子这边倒是清净,意映安心养着病,时常同许老夫人和母亲说说话,聊一聊这些年的经历,敏元也有意无意地说了许多府里的事情,让她对错综复杂的关系有个了解。

    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了十二天。

    到了第十三天,意映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只是大腿处留了一道淡淡的痕迹,敏元十分心疼,但也无可奈何,心里对赵家人和长信侯府更加不待见。

    “沅沅,跟母亲回京去,好不好?”这日用完午饭,敏元突然道。

    意映一愣,眨了眨眼睛,心骤然雀跃起来。终于要回家了吗?她盼了那么久的地方,她一心想保护的地方。

    她忙点头,想起上辈子薛家的凄凉景象,鼻头一酸:“好啊,母亲,我想极了爹爹和哥哥。”

    敏元也带了些泪意,微笑道:“嗯,咱们明日就启程,今天先去田庄准备一番。”她也十分期待,文复和程哥儿听到消息后的反应。这两个男人,在她面前一直装得洒脱坚强,心里其实比她还要难过和自责。

    意映戴上了厚厚的幕离,掩住相貌,坐上了许家人备好的轿辇,率先启程。

    敏元已同她说过当年高太后的做法,她如今想要光明正大地回京,病愈就是最好的由头。

    她心里明白这是要不给外人留下把柄,便依言照做了。

    过了半个时辰,敏元才同许老夫人告别,出了许家,赶往田庄。

    这头意映已经到了,便见一个三十出头的妇人迎了上来,将轿夫留在外面喝茶,领着她七拐八拐地到了一个别院。

    意映没取下幕离,耳朵一直支着听周遭的动静。见一路上似乎都没有行人来往,心下一松,母亲相必已经做好了打算,不相干的人,是决计不会知晓这件事的。

    那妇人领着她进了屋,举止守礼,语气恭敬:“郡主,长公主殿下稍后就到,您先歇息一会儿,用些茶水点心,奴婢就在门外,您有什么事立时吩咐就是。”

    意映瞟了一眼摆满了新鲜瓜果和糕点的檀木桌,心中暗暗惊异这乡下地方竟然用这样好的东西,又骤然发觉那妇人唤了她郡主,便明白她是在表明自己的可信度和地位,便笑了笑,淡声道:“谢过妈妈了,那您便先出去吧。”

    杨妈妈应诺,退了出去。

    她原也应该在里面伺候,只是她摸不准这位新主子的性情,怕惹了她不高兴连累了一家老小的前途,再者她还要盯着庄子上这些人的动静,才告了退。

    这些人不过是被她暂时支开了,等长公主过来了,定又是一番折腾,这个节骨眼上,她更该小心行事才是。

本站推荐:

珠连玉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白金中文网只为原作者伊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伊简并收藏珠连玉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