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中文网 > 女记者的非常情路 > 第二十三章 适者生存

第二十三章 适者生存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白金中文网 www.bjzw.com,最快更新女记者的非常情路最新章节!

    经济广播电台没有自己的办公楼,租了环保局一楼一层十个小房间,尽管发射台另设在郊外,这边的房子仍然很紧张。

    一个直播间和一个录制间是非得单独占用房间不可的,新闻部九个人,是全台人数最多的一个部,照那二十平米一间的小屋子,也非得单独占用一间不可。其余各部都两两合用一间办公室。幸而除了后勤人员,别人都不坐班,几十人的一个台见缝插针安*去,外边的人一般也看不出有多局促来。

    队伍最是喜人——台长赵兴荣、副台长王江和各部主任都是年富力强的中年人,记者、、主持人一律三十岁左右,大部分还没结婚,生机**充满激情,同人民广播电台暮气沉沉的队伍构成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大的区别在节目上,人民台几十年如一日全天节目录播,播音时间最长也没超过12小时。经济台一上来就全天18小时直播,不设播音员,一律主持人负责制。节目内容是赵兴荣带人到深圳、广州、北京、上海考察了一圈学来的,新颖前卫,全天开通热线电话跟听众互动——所有这些都是老牌的人民台没法比的,因此短短两个月的试播期下来就一下子赢得了听众,正式播出后更是欣欣向荣,迅速受到了广告客户的青睐,生计开始有保障了。

    不过台里为建台欠了一屁股债,还债的压力一直都很大,赵兴荣却总是信心满满,常挂在嘴边的话是:“‘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不是劣势,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优势……”“我们体制新,队伍新,节目新,没有包袱,轻装上阵……”她信念坚定,眼前全是希望,也把这种信念和希望传递给了每一个人。

    经济台正式播出两个月后,人民台也面向社会进行了招聘,从“十·一”起节目全面改版,立刻打破了经济台一枝独秀的局面。加之人民台原有的实力,除节目新颖,质量也比经济台好,眼瞅着经济台的局势又吃紧了。

    经济台新闻部只设张智斌一个专职,主要负责白天工作,一是接收新华社电讯稿,成一次五分钟的“整点新闻”,一是初审记者和通讯员采写的本地新闻稿件,上一次十五分钟的“新闻直通车”节目——晚六点首播,第二天早六点和中午12点重播——是全台新闻工作的重头戏,也是张智斌一天工作的重头戏,此外他只参与节假日排班,夜班的工作全由主任丁阔雄和记者们轮流兼任。

    从建台起,有三四个月时间,新闻部所有人值夜班总会认认真真一直值守到夜里10点多,最后一次去机房接收新华社最新上传的电讯稿,成夜里11点的最后一次“整点新闻”送到主持人手上,才是结束了全部工作。

    台里设有男女寝室,“休闲时光”节目部因为只做节假日节目,平时兼做“男寝”,女寝另设在顶楼——是另租的一间大屋子,女寝只占三分之一,另外间壁出两部分,大一些的做了阅览室,把门的做了食堂。

    夜半更深下了夜班,楚天舒通常就住在台里。可是上楼太害怕了,一般时候她就睡在新闻部——八把椅子一搭就是床,从“男寝”抱来气味恶浊的被褥和枕头,用衣服遮盖一下,一将就就是一宿。

    对于楚天舒这样一个充满激情的理想主义者来说,条件再艰苦也算不得什么,最糟的是半夜醒来要小便——厕所在走廊尽头,是非出屋子不可的,可是在诺大一座黑漆漆空荡荡的楼房里,楚天舒每一次醒过来都觉得是独自处在深宵旷野中,连翻个身都害怕,就更不要说出屋上厕所了。而小便一杆枪一样在肚子里顶着她,是非要她处理不可的。

    有两次楚天舒壮着胆子出去了,可是单只拉开屋门时,漆黑一片的死寂中骤然响起“呀”的一声,就叫她魂飞魄散了。壮着胆子挨到走廊上开了灯,也还是不对劲儿,就觉得好像有个幽灵闪着风吹树梢一般飘来荡去的影子一路跟着她……

    好不容易挨到厕所门口了,倒又不担心里面有鬼了,最担心冒出个人来……所以每一次楚天舒硬着头皮去推厕所门时,感觉都不是撒尿去了,而是给那个原本只想成为盗窃犯,结果因为她的一泡尿却成了杀人犯的凶手“送人上门”去了……

    直到有一天楚天舒无意中注意到了那只白地儿红花的搪瓷脸盆,一个馊主意立刻跳了出来,她马上像赶苍蝇一样赶跑了它,可是再到半夜醒来时,脸盆还是成了尿盆。

    不过从前那只盆虽名为“脸盆”,也没见谁真正用它洗过脸和手,一般都是用来倒残茶剩水的,有时候洗洗抹布,可是自从它在楚天舒这里添了新用途,倒总是光洁如新、漂亮可人呢!所以大家都纷纷用来洗脸洗手了。楚天舒自己也洗,就好像是有种心理需求,以证明脸盆兼作尿盆并无大碍似的。

    别人用的时候常会奇怪:是谁总把脸盆洗刷得这么干净呢?楚天舒绝对“做好事不留名”,甘当默默无闻的“活雷锋”。

    人民台改革后,广告客户迅速回流,经济台的收入来源就吃紧了。赵兴荣急,一方面狠抓节目质量,一方面压低广告价格,提高提成比例……台里的人都急,都各想各的办法,渐渐地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团结一心、兢兢业业只为工作了,开始忙起了个人利益。在新闻部,记者们值夜班越来越糊弄,有时甚至会一股脑地接收一大堆白天的旧闻编成夜里的“新闻”,早早就回家去了。

    严冬马上就到了,经济广播电台的暖气供给不足,暖气片白天像个垂死的病人,心口的热气有一搭没一搭的,到了晚上就彻底挺成僵尸了。

    那天又轮到楚天舒值夜班,她同从前一样又住在了新闻部——事实上除了丁阔雄,记者中就只有她一直坚持着认真值班。她有一个想法:越是在艰难的时候大家越应该更团结、更努力——既是为着她的新闻理想,也是为着支持赵兴荣。不过那天楚天舒却没有像往常那样认真负责,而是草草弄完全部稿件,一次*了出去,就早早熄灯躺下了——那天她的心情特别不好,纯粹就为了一个人待着,才没有回家,让楚天舒如此烦恼的是一只机。

    起因早了,还是试播期刚过去不久的时候,台办主任王荣光在一次全台例会上宣布:为了工作需要,全台所有人都要想办法配上机——并不要求个人掏钱买,台里提供广告换实物的政策,只要个人联系到愿意接受这种条件的商家就行。

    这政策看似挺优惠的,但那时正是机这种东西最兴盛的辉煌期,好的一部汉显机比后来最好的数字手机都要昂贵许多,需拴条光闪闪的链子明晃晃别在腰上,方显尊贵有实力。那时候大大小小的电讯商家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好像全都“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欣欣向荣得似乎可以长盛不衰。

    楚天舒一下子就犯起愁来了——他们台刚刚成立,虽然也造出了一定的声势影响,可毕竟初出茅庐势单力薄,想要找到个愿意把他们台给的条件当优惠条件乖乖奉上机的商家谈何容易……果然,一个月后,在他们新闻部,除了主任丁阔雄很不好意思地自己弄了个数字机外,别人全都一筹莫展。

    楚天舒既抹不开脸面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又想到没机也没耽误过什么事,很长一段时间干脆把这事抛到了脑后。

    可几个月下来眼瞅着别人陆陆续续都开始有了,没有的成了极少数,她在外面又常会遇到人要留她的呼机号,一问一答间竟成了一件极尴尬的事,就不能不越来越心焦了。

    楚天舒也硬着头皮求过两次人,都没行,就越发地没有底气了。久而久之,没有机这回事就不只是心病了,好像长到了脸上——也不是什么大病,可正如一块显眼的瘌痢,不用给谁说,给人看着便觉是给人侮辱着。

    在新闻部,楚天舒跟韩梅的关系最近。刚入台时她俩一见面就都说看对方特眼熟,聊着聊着忽然想起来,原来她们在文竹的婚礼上见过。细一问,韩梅竟然是文竹老公的亲妹妹。两个人都拍着手又叫又笑大呼“有缘”。因为都性情开朗,爱说爱笑,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一个月前的一个周日,新闻部轮到韩梅值班。

    那天上午,“休闲时光”节目部主任于娜带着“*8126”声讯台的老总胡光到台里来做节目。那时候于娜已经以抵广告的形式通过胡光给他们部全体五个人一次性配齐了机,搞得全台上下人人羡慕,所以每每于娜带着胡光在台里到处一走,*都挺得格外高,说笑声也格外脆亮。

    其实胡光一点儿也不傻,于娜凭着“元老”身份,从台长那里给他要到了格外的优惠,私底下又偷偷送给他一个月的小广告——他可是占了大便宜了,却一直强调“从来也没看好过”他们台,做的是亏本生意——“不为别的,谁让咱们在一口锅里搅过勺子呢?就是白送我也得给呀!”——胡光这样说指的是当年“上山下乡”跟于娜在一个集体户里生活过的事。又明确表示:“就五部,多一部也不行了!”

    那天傍晌午时韩梅到“休闲时光”节目部送稿子,进屋一看,主持人都不在,紧里边靠墙的一张床上坐着一个中年男人,她进屋时他正倚着被垛抽烟,一边听着广播里于娜主持的节目,一见她立马坐直了身子。

    “休闲时光”节目部既还兼任“男寝”,有床没什么好奇怪的,奇怪的是地中央竟然多出了一排高高的水泥池子,上面长长两溜铁管子连着两排水笼头,一看也不该是间办公室,也许该是间大水房——却也原本正是间大水房,因为厕所边上还有一间小的,给经济台一租下来就断了水,一举两得充分利用了。

    台里每天来来往往的陌生人多了,韩梅看见了胡光也没觉着奇怪,径直走到于娜桌前放下稿子,正要离开,忽然注意到桌面上摊着一打儿于娜巧笑嫣然的照片,便一张张拿起来看。看够了抬头,发现陌生男人还在上上下下打量她。她原本无意讲话,可男人看上去挺顺眼的,衣着发型又都讲究得体,眼睛亮亮的,迎着她的目光全没有一丝退却的意味,她一时兴起,不由得笑了,道:

    “你说咱俩谁怀疑谁好呢?”

    胡光先是一愣,马上明白过来,本就是个开朗的人,加之女人又年轻漂亮,而年轻漂亮的女人总有本事让男人一方面弱智的同时;另一方面的智力又奇高起来,立刻笑着接口道:“‘怀疑’什么呢——一衣带水——都是自家兄妹。”

    “一衣带水”中的“水”当然就是指横在他们中间的那道水池子了,说时他还兴味十足地看了那池子一眼。韩梅心有灵犀,立刻开心地笑了,彼此便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攀谈了起来。

    听说胡光是做寻呼台生意的,韩梅立刻来了精神,到于娜下了节目进屋时,她已把“*8126”寻呼台好一顿褒奖,又帮胡光分析了市场前景,给他提了不少广开财路的合理化建议,临别许愿:“我正准备做一个有关寻呼台发展状况的专题报道,过两天采访你去!”

    还没等韩梅去,第二天胡光就专程赶到台里,将一款价值过千的汉显机亲自送到了韩梅手上,连于娜都大吃一惊。

    这事让别人羡慕极了,都纷纷求韩梅也替自己弄一个。

    楚天舒把韩梅的机拿在手里掂量来掂量去,作出威胁的样子道:“说,给不给我弄——不给弄这个就是我的了!”

    话虽这么说,究竟是开玩笑,韩梅道了她的苦衷,楚天舒也没办法,机的事就一直拖了下来。

    眼瞅着前面就是九五年元旦了,楚天舒真不愿意把这种闹心事带进新的一年,那天她下定决心走进了一家店铺——非常小的一家,就歪歪斜斜的一小间平房,很像个违章建筑,白底红字的匾额倒是巨大的,重重地压在房檐上,像是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把房子压趴下一样。上面大书特书着一个非常眼生的寻呼台号码——“”。

    楚天舒一看门脸和寻呼号就知道老板实力不足——应该就是只跟在豺狼虎豹后边掠食牙秽的秃鹫而已,这样一来倒很符合楚天舒潜意识中的一种“对等”观念,对“拿下它”有了几分信心。

    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精瘦的男人,鼻子底下镶着半圈小黑胡子,倒是又密又厚锃锃亮营养充足的样子,时不时抬起根食指朝一边抹一下。

    楚天舒跟男人说到正题时,他手里正摆弄着刚刚在她指点下从柜台里拿出来的几只机,不时抹着小胡子眼睛一抬一斜地看她一眼。忽而连动作带眼神全都定住了,而眼睛雪亮,眉头拧成个死疙瘩。几秒钟后像是突然反应了过来——就好像对面站着的不是一个优雅大方客客气气的年轻女人,而是个强盗,或者是个要饭的——立时手上一阵紧忙活,眨眼就把几只机全数放回了柜台里,一面把头摇得跟拔郎鼓一样,不耐烦道:“不行不行——‘经济广播电台’算个什么玩意儿呀——在那儿做广告还不等于打水漂了?!”

    楚天舒本就觉得自己是一幢危楼,那时候感觉里面最关键的一根立柱又给人一下子抽了去,满心里都是“轰隆隆”的倒塌声和遮天避日的烟尘……

    墙角一带不只有月光,也有真正的霜,给月华浸润得晶莹闪亮,就好像是立在那里的一根华丽的玉柱,若不是被子上的气味实在难闻,楚天舒真有一种广寒宫里的感觉——是广寒宫也好,孤独不要紧,寒冷也不要紧,没有人世的烦恼,多清静啊!

    楚天舒又想起了魏有成,奇怪的是想到的都是他一身的名牌、腕上的手表、手里的烟盒、打火机……从前她从不关注这些,因为要说有钱,张纯良不比魏有成有钱得多?她当然也觉着有钱好,不过她一向没有钱,也从没觉得比别人低气过,可是这会儿都不要说张纯良和魏有成了,只要一想到韩梅腰上的那只机她就羡慕得要命——意识到这一点时她吓了一大跳,忽然间都不大认识自己了,不明白物质究竟有种什么样的力量,竟可以让人转眼间就变个样……

    那天夜里楚天舒醒了好几次,有一次一边蹲在脸盆上撒尿,一边瑟瑟发抖地打量着墙上的白霜,“适者生存”这个词突然然跳进了她的脑海里,她发誓日子再也不能这样过下去了——必须改变!

本站推荐:总裁爹地惹不起神级龙卫重生之都市仙尊我老婆是冰山女总裁覆手繁华锦桐蜜爱100分:不良鲜妻有点甜豪婿总裁爹地超给力官场先锋

女记者的非常情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白金中文网只为原作者杨湘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杨湘红并收藏女记者的非常情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