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研究虚拟系统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白金中文网 www.bjzw.com,最快更新环太平洋:从造机甲猎人开始最新章节!

    随着各国大造机甲,纷纷出台建造计划,香江总部自然也不能落后。

    目前,香江总部一共有六台机甲。

    三台【地平线勇士】、【利剑】、【巨阙】和【幸运七号】。

    【幸运七号】是秦然放手,让技术部自主设计的机甲。

    机甲高68米,重7985吨。

    【幸运七号】很有机器人的风格,全身上下方方正正,看上去不像是机甲,更像是一堆积木模型。

    【幸运七号】没有头部,这创造了全球先例,它的驾驶舱设置在胸口位置,在加上胸口部位的武器装置,让机甲的胸口异常的鼓,相比【塔斯马尼亚探戈】胸口类似肿瘤的凸起,【幸运七号】更像是把机甲的脑袋硬塞进了胸口,前胸不仅鼓,后背也驼,这样反倒维持了机甲的平衡。

    但机甲的平衡装置,并不在于胸口位置,而是在于双肩的圆柱形立柱。

    两个圆柱形立柱,直径15米,高度40米,这个直径和高度的比例,让两根立柱看上去像是两根矮烟囱。

    机甲第二个特点,就是它的腿部设计,一般的机甲,机甲腿部都是直立的,但是【幸运七号】的腿却是弯折的,像蝗虫的腿。

    这样的设计,让机甲的高度范围更大,如果腿直立,机甲的身高可达到91米,如果蹲下,机甲的身高也能矮到61米。31米的高差,能让机甲面对怪兽时,可以自由选择攻击面。

    虽然这样的腿部设计,能让机甲发挥出更大的战力,可是缺点也很明显,主要有三个缺点:

    因为腿部太过弯折,这导致机甲的下盘不稳定。

    机甲的步伐也不能迈得太大,容易栽倒,这又导致【幸运七号】的速度比一般机甲慢。

    机甲腿部弯折,这让机甲的双腿承受机甲自重时需要通过传力。简单的说,机甲的自重对于机甲的双腿来说,显得很重,这样导致的结果时,机甲不能有太大的负重,一旦负重超标,机甲的双腿直接会折掉。

    比如过肩摔这一类,需要短时间承重的动作,【幸运七号】就不能使用。

    这种蝗虫腿,不是【幸运七号】独有的设计,实际上,脚盆鸡的二代机甲,【隐形浪人】也是这样的设计。

    这两台机甲,在新一期的机甲排行榜上,也分别列为第6和第7,这已经相当的靠前了。

    其实,一开始【幸运七号】并不叫这名字,而是被命名为【刑天战神】,可是有人觉得【幸运七号】也算是开了机甲的先河,应该取一个中西通用的名字,所以改成了【幸运七号】。

    实话说,秦然不太看好【幸运七号】的战斗力,它更像是一台试验性质的机甲,而不是主战的机甲,虽然它的攻击面很广,但是却没有突出的杀伤力,对付一般的怪兽还行,但对付稍强的怪兽,很可能因为输出不够被摧毁。

    但这台机甲,毕竟是技术部门自主设计的机甲,秦然也不能太挑剔,否则别人还以为自己傲慢无礼,因此,【幸运七号】的设计理念和方向是否适用于实战,只有后面和怪兽打一架才知道。

    虽然香江总部已经有了六台机甲,但显然是不够的。

    面对接下来二级怪兽的入侵,【地平线勇士】的用处已经不大,只能作为备用机甲。

    抛开三台【地平线勇士】,剩下的三台机甲中,【巨阙】最强,其次是【利剑】,在其次是【幸运七号】。

    三处驻防基地,六台机甲,看似足够,但远远达不到杨卫国的要求,而且秦然自己也觉得,机甲还是是太少了。

    现阶段的怪兽实力强大,一次入侵很可能就造成多台机甲的损坏,如果不多造点机甲备用,到时候真就束手无策了。

    所以,等秦然忙完了数据量化部门的事情,就开始设计自己人生中第五台机甲。

    这一台机甲,秦然依旧选择了将冷兵器作为主要武器,但不同于之前的【利剑】和【巨阙】,这一次,秦然选择的冷兵器为刀。

    刀在秦然的设定中,属于冷兵器中的第二等级。

    关于冷兵器的设定,秦然只是根据武器使用时平衡破坏程度计算的。

    剑虽然和刀的长度差不多,但是,除了剑尖,剑的宽度都是一样的,所以在使用时,平衡重心很好掌握,重心就是剑的物理中心。

    但是刀却不一样,刀有刀背和刀刃,厚度不同,而且刀的宽度也随着弧度变化,这导致刀的重心,并不在其物理中心上,让驾驶员使用的时候,相比于剑,更难把握平衡。

    但同样是刀,使用难度还是有区别的。

    为了让驾驶员驾驶时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秦然准备同时设计两款机甲。

    一种是直刀,一种是弯刀。

    直刀的设计,实际上和重剑差不多,不过重剑是两边开口,而直刀则是一边开口,而且也没有剑尖。

    所以秦然画出的直刀外形,更接近于砍柴刀。

    不过这当然不是一把普通的砍柴刀,它的大小至少是砍柴刀的百倍。

    秦然设计中,直刀的长度为50米,除去刀把,还剩40米,比巨阙的重剑短一截,但是宽度却达到了8米,刀背厚度3米。

    直刀的材料,也选择钛合金。

    这样算下来,整把刀的重量,达到了1500吨,比【巨阙】的重剑都还重500吨。

    为了平衡机甲的重心,秦然不得不将平衡装置放大到了2000吨。

    至于其他方面的设计,秦然几乎照搬了【巨阙】的设计,因为同样是冷兵器,同样是重武器,差别不是太大。

    虽然设计没有太大改动,可是新机甲的重量却超出了【巨阙】一千多吨。

    如果机甲的个子还设计的那么高,反而影响机甲整体的和谐,导致下盘不稳。

    所以秦然新机甲的部分零件,都往下挪动,让机甲身高,降到了90米。

    因为身高降低,部分材料也跟着减少,最后,秦然画出新机甲的效果图时,机甲的基本数据已经浮于纸上。

    身高90米,重量约11500吨。

    至于机甲的名字,秦然还是决定走简约风格,不能像米国那样,取的名字一长串,记都不好记。

    所以,秦然直接在效果图旁边写下【断刀】两个字,因为机甲的直刀,也像是断刀。

    原本秦然打算接下来几个月,除了把【断刀】的设计图绘制完,顺带也将另一台机甲也设计出来,可是杨卫国却找到了他。

    “秦然,这一期的《机甲面对面》看了吗?”

    杨卫国一开口,就让秦然有些摸不着头脑,好端端的,怎么扯到电视节目上去了。

    “没看,难道发生了什么意外?”

    “意外倒是没有,只不过,特雷文.凯奇和布鲁奇.凯奇在节目中提出了一个建议,我个人觉得应该引起重视。”

    特雷文.凯奇和布鲁奇.凯奇,秦然倒是知道,不过这两人在一个电视节目中提出的建议,怎么引起杨卫国重视了。

    于是秦然好奇问:“什么建议?”

    “他们建议,制造一款虚拟系统,能让驾驶员进入虚拟空间,熟悉机甲驾驶和熟悉机甲作战。”

    秦然听了,顿时觉得杨卫国口中的虚拟系统,自己好像在哪里听到过。

    等等,那不是李雪婷当初提出来,准备用于游戏开发的技术吗?

    这时,杨卫国又问:“你觉得这个虚拟系统,现有技术能不能实现?”

    秦然皱了皱眉头,犹豫道:“想做到很难,但也不是没有可能。”

    听到这个回答,杨卫国明显松了口气,“能做出来就好,不管有多难。”

    见杨卫国如此,秦然心中不解,问:“老将军,你怎么突然想要做虚拟系统?”

    杨卫国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秦然,你知道这几个月,全国筛选出了多少预备驾驶员吗?”

    不等秦然回答,杨卫国自问自答道:“一千人,足足一千人。”

    听到这个数字,秦然大为惊讶,当初为【地平线勇士】筛选驾驶员的时候,才筛选出4个,现在突然冒出一千人来,简直不可思议。

    什么时候,机甲驾驶员这么不值钱了。

    难道.....

    “你们把神经交换稳定性较低的人,也选进来了?”

    “对。”杨卫国毫不避讳的回答。

    对话进行到这里,秦然算是明白了杨卫国的打算,很明显,杨卫国对数控系统的机甲也动心了。

    如果只是模拟系统的机甲,根本筛选不出这么多预备驾驶员出来,一千个人中,能留下百分之一,都是撞了大运了。

    不过秦然并没有反对这么做,毕竟怪兽变强了,机甲和驾驶员的损失变大了,时代的潮流已经决定,机甲只走模拟系统的路线是行不通的,数控系统机甲才是未来的大众机甲。

    即便是H国这样的人口大国,面对模拟系统驾驶员筛选那超高的淘汰率,也不得不选择同时发展数控系统的机甲。

    “这一千个预备驾驶员,总不能天天让他们只训练体能、格斗技巧和学习机甲操作知识,也得让他们真正驾驶机甲才行,不然,有一天真的把他们派上战场,只会手忙脚乱,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毕竟温室里培养出来的花朵,永远比不上经历过风霜雨雪的花朵。”

    “而且,这项技术真的研发出来,发展前景也极为广阔,首先,我们军方就会大肆采购,其次,民用方面也很有前景。”

    就算杨卫国不说,秦然也知道,虚拟系统研发出来,会给世界带来多大的改变。

    不说游戏,各类技能培训机构就得先遭受冲击,比如兰翔技校,驾校等等。

    到时候谁学挖掘机还去兰翔技校啊,直接连上虚拟系统不好吗?

    安全、简单、花费少。

    可以说,只要是需要经验一类的培训,大多都可以用虚拟系统代替。

    当然,代替的前提是,身体的训练也能跟上,不然虚拟系统培训出来的,就是一群实际操作为负数,理论方面强无敌的嘴炮高手。

    但是,想要开发出虚拟系统,秦然之前就考虑过,这一点很难,不是短期内且不是他一个人能完成的。

    “如果真的要研发虚拟系统,我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团队,负责技术攻关。而且短期内恐怕完成不了,但具体的时间我也说不准,可能一年也可能十年。”

    “尽力就行,实在研发不出来也没关系,毕竟机甲设计才是你的主要工作。对了,听说你正在设计新的机甲。”

    秦然点点头,“现在的机甲有点少,王成他们已经熟悉了【利剑】和【巨阙】的操作,所以我得考虑更强的机甲设计。”

    关于机甲设计,杨卫国不方便发表意见,只问了句:“你设计了几台新机甲?”

    “准备设计两台。”

    “两台,”杨卫国嘀咕一句,“我有个建议,看你能不能接受。”

    “老将军你说!”

    “数控系统的机甲需求量很大,这类机甲完全可以交给技术部其他人去设计,你只需要负责模拟系统的机甲设计,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大部分的工作量。”

    杨卫国一边说,秦然一边点头算是应付,其实他已经那么做了,【幸运七号】只是个开始,后面如果设计数控系统的机甲,其麻烦程度远超模拟系统,就算交给秦然一个人,他也忙不过来。

    毕竟数控系统中,那么多动作的预定程序,就不是一个两个人能完成的,秦然估计,只是这些程序的编写,就需要超过一千人的程序员团队。这还不包含程序公式的计算等等。

    之前三千人的技术部门,对于机甲的建造、养护、修理等工作来说,还显得臃肿,但如果数控系统的机甲一开始设计,这些人就略显不够,至少,物理类、电子信息类的科学家,肯定大量缺乏。

    既然如此,秦然有了新的想法。

    “我觉得,如果真的要大规模建造数控系统机甲,现有的技术部门不如一分为二,一部分负责模拟系统机甲设计和建造,一部分负责数控系统的设计和建造。这样一来,更方便日常管理。”

    “嗯,你是说的也有道理,具体怎么分,你写个方案,到时候我们内部开会再行讨论。”

    “好!”

    两人又聊了一阵,就分开了。

    等杨卫国离开,秦然就开始考虑虚拟系统技术攻关小组的事情。

    所谓的技术攻关,主要是要将人的神经信号和数字信号链接。

    想要完成这个攻关,那么就涉及神经学和电子信息学,电子信息学这方面技术部门没有多大的问题,何水清教授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实力很强,这一点秦然比较放心。

    但是神经学方面的万莉万教授,专业技术方面就相对差了许多,秦然担心她的技术水平不足以完成技术攻关的任务,毕竟当初神经交换技术的研发,都是在秦然亲自指导下才完成的。

    想要找到真正权威的神经学专家,还得从生物基因学那边下功夫。

    秦然想了想,还是来到了李志民的办公室。

    “秦工,稀客啊,请坐!”此时的李志民,早就没了初来香江的尴尬,反倒表现的比较热情。

    热情得都让秦然感到奇怪,想起两人的认识的过程,让秦然不得不感叹人与人之间的缘分。

    当初第一次认识李志民,还是在科兴镇,秦然刚刚加入机械研究所的当天,和小李凑热闹去看生物基因研究所购买的暴虐霸王龙。

    第二次见面,却是在学术研讨会上的交锋。

    第三次,是怪兽【凯瑟夫】入侵香江时,杨卫国的指挥室里。

    两人见面的次数不多,但争执却不少。

    当初生物基因研究院派李志民来香江总部,加入数据量化部门,实话说,秦然还真担心对方会使绊子。

    可事实上,是秦然多虑了,李志民变善良了,不但很爽快的接过了任务,而且还超长发挥了他的领导能力,不但将自己部门的人管理得井井有条,甚至其他分部的生物学家都被治得妥妥帖帖。

    这让秦然不得不对李志民刮目相看。

    所以这次要找神经学的专家,秦然就想到了李志民。

    说起来,两人认识了这么久,这还是第一次私下交流。

    “秦工,有什么事尽管说,我保证,能帮上忙的,我绝对不推辞。”

    “额,这个.....”李志民的热情,反倒让秦然有点放不开了,犹豫了一下,这才继续道:

    “我准备成立一个技术攻关小组,李教授有没有神经学方面的专家推荐?”

    “神经学?要说神经学,我们生物基因研究院,就数范教授的专业水平最高。”

    “范教授?”

    按理说,能被李志民推出来的人,名气应该不小,但秦然却没听过生物基因研究院那边,有姓范的教授。

    “对,就是范教授,他名叫范登科,不但是我们生物基因研究院的教授,还在京城医科大学神经科任教。”

    “哦!那李教授能不能帮忙发个邀请,我想和范教授见一面。”

    “没问题!”

    说着,李志民就拿起电话打了出去。

    寥寥数语,事情就定下了。

    “范教授说,这个周末他正好有空,到时候可以来香江一见。”

    “好,那谢谢李教授。”

    “秦工客气了,应该的。”

本站推荐:赘婿当道元尊伏天氏女神的超级赘婿万相之王临渊行牧龙师阴人勿扰斗罗大陆5重生唐三沧元图

环太平洋:从造机甲猎人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白金中文网只为原作者秋成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成水并收藏环太平洋:从造机甲猎人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