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中文网 > 西施的传说之浣纱遗梦 > 第二十六章 大祸将至

第二十六章 大祸将至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白金中文网 www.bjzw.com,最快更新西施的传说之浣纱遗梦最新章节!

    伍子胥在大军踏上越国土地时,曾经对全军上下下过命令:凡是遇到一个叫郑旦的美人千万不能碰,谁要动她一根毫毛,枭首示众。伍相国的军令谁敢犯?就是吴王夫差也得乖乖听令。

    这些吴兵面面相觑,登时就怂了。怎么第一次来越国想干坏事就被捆住了手脚?还是有点不甘心,怕听错了,错失良机。当时吴国和越国两种语言沟通上是没有问题的,但还是略微有些差异,他们很希望自己听错了,所以要进一步求证。

    领头的吴兵百夫长问道:“这位姑娘芳名叫郑旦?”

    郑旦见对方被自己吓住,真的怯了,得意得恨不得把下巴抬到天上去,马上说道:“不错,本姑娘就是郑旦,风湖子的高足,如假包换!”

    吴兵再不敢多一个动作,生怕伤到郑旦的一根毫毛。越女虽好,但要拿性命去交换,这买卖做不得。吴兵纷纷跳上战车,小心翼翼地驰过浣纱女们身边,然后快马加鞭,疾驶而去,连头都不敢回一下。已经耽搁了追赶勾践立功的正事,还不能快马加鞭去补回来吗?

    越女们虎口脱险,拍着胸脯称侥幸。

    从此自然对风湖子佩服得五体投地,连把勾践大王赶得走投无路的吴人听了他老人家的名字都害怕,简直是神,比勾践大王还厉害。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传开,吴兵在越地横行霸道要欺负越女,只要一说自己是“风湖子的弟子郑旦”,吴兵顿时像中了魔法一般立停,赶紧撤退。也幸亏郑旦和吴兵的这次接触是蒙着面纱的,吴兵没有见到过郑旦的真面目,鱼目可以混珠,因此救了不少越女。

    后来有些越女自作主张,嫌风湖子的弟子太多,亲缘关系有点远,遇到吴兵改口说自己是风湖子的干女儿,或者亲孙女,外孙女什么的,马上遭殃,吴兵该干啥还是干啥。

    这才让越女们慢慢醒悟,吴兵顾忌的不是郑旦的师父风湖子而是郑旦她本人。

    可郑旦怎么会有让吴兵避之不及这么大的能量呢?

    成为悬案,一直是谜,千年之谜。

    谁会想到这是伍子胥在灵姑浮临死前许下的承诺。伍子胥快意恩仇,一诺千金,一言九鼎。

    弄潮儿灵姑浮用一身英雄豪气、一脉绕指柔情给梦中情人郑旦支起了保护伞,鬼使神差地竟也保护了无数越女的尊严和性命。

    伍子胥的水陆大军在浦阳江上夹击越王勾践的败军,越王勾践命悬一线,让我们暂时放一放。因为吴国和越国还有另一场甬地之战需要交代一下,甬地之战就是范蠡和文种从会稽山大部训练基地带出来的越国战车精锐部队和伯嚭从阖闾大城带出来的吴国战车精锐部队之战,在勾践和伍子胥在钱塘江上交战的前一天,这两支部队在越国一个叫甬的地方相遇,甬的地理位置在现在的宁波一带。

    两只战车部队都是精锐之师,战斗按理说是非常激烈的,可出乎意料,风澜不惊,一点不夺人眼球。

    双方相遇的第一天,各自试探性地打了一仗,因为不知对方底细,大家都没有全力以赴。打了一仗后,天色已晚,互有小伤亡,各自后退三里,安营扎寨,养精蓄锐,等待第二天再战。

    谁知第二天北风凌冽,天气突然大寒,战马不肯听使唤,双方将士更缺乏斗志,只能继续安营扎寨,调养气力。

    大风刮了一天一夜,天气越来越冷,越军将士有一大半已经拿不得冰冷的兵器,更上不得战马,只能在营地里四处生火取暖,一双双冻坏的手恨不得伸进火堆里。长官让他们去站岗放哨一百个不情愿,应付一下,马上跑回到篝火边,都没规矩了,随身带的兵器也敢乱丢。

    看看吴国将士,虽然缩着脖子,也烤火取暖,但秩序井然,轮番值勤放哨,手里的兵器紧紧捏在手里,从不离身。甚至有好战分子不断驾着战车到越军营地外耀武扬威、辱骂讨战。

    范蠡和文种心生疑窦,怎么回事呀?难道吴人皮糙肉厚经冻,越人细皮嫩肉不经冻?不可能!远远看见吴人手背上在涂抹这么物件,心生疑窦,要解开谜底必须抓俘虏。于是命人在小股吴军讨战时突然派大队人马杀出,来了一个突然袭击,很荣幸,吴兵措手不及逃跑时,从车上摔下一个执戟武士,没被摔死,成了俘虏。一盘问,方知吴人手中有“不龟手”神药,只要在手背、脚背、脸上一抹,不怕冻伤,可以保证战力不减。

    范蠡和文种吓了一跳,要是此时伯嚭此时发出进攻命令,双方交战,吴人占尽优势,越军不败才怪。因为此时越军的战力因气候原因只能打半折。可是伯嚭为什么不主动发起进攻?一定是在玩什么花招。

    玩的什么花招?一时难解。幸亏第三天结果出来了。

    靠的是情报。

    范蠡打仗是帅才,十分重视情报收集工作。而勾践、石卖这些人作战虽然勇猛无比,但只能算是将才,一上战场只知道抬头冲锋,低头杀敌,能把局部战斗打得很漂亮,但不能掌控全局。现在勾践刚愎自用,把范蠡晾在一边,帅才当将才用;而自己一个将才当帅才用,这战争越国不败才是奇迹。

    在越国的三路大军出发时,范蠡就明哨暗探观察战斗动向。此时正好前来禀报军情:石卖和灵姑浮的水军已经在椒山上全军覆没;大王勾践的主力部队和伍子胥在钱塘江交战失败,此时正沿着浦阳江上游撤退。

    范蠡恍然大悟,原来伯嚭之所以不进攻,是在玩一个“拖”字诀。伯嚭并不想打胜仗,只想把范蠡的越国的战车军团“拖”在这里,给伍子胥的主力部队赢得时间,歼灭勾践的越军主力,然后回过头来合力解决范蠡的战车军团。伯嚭已经完成战略任务。

    伯嚭这招很狡猾,但也让人看到他的自私。眼前吴越两支战车军团兵力相当,谁都没有绝对优势,伯嚭清楚,要想打败范蠡,他唯一的优势只是老天帮忙,天寒地冻时,他有“不龟手”神药护身,可是这点优势足以打败范蠡吗?没把握!越人打仗,因为不怕死,常会制造奇迹,已经有槜李之战的先例。伯嚭思虑再三,觉得“不想有功,但求无过”最妥当。伯嚭这位曾经的青年才俊,因为家族遭遇了灭族之灾,从此学乖了、和世俗妥协了,一身棱角已经被抹平,常常动自保的歪念头,换句话说此人已经血性全无,没有了生命力——生命中最珍贵的洪荒之力。老天已经给你创造这么好的机会,可你错失战机,不是“天赐不受,反留其祸”吗?这种情况要是遇到伍子胥,他会不抓住战机向越军发起进攻吗?那是绝对不可能。只要有优势,必亮剑,这是一个战将的基本素质。伍子胥浑身上下都充满了这样的洪荒之力,个性张扬,决不向世俗低头。

    范蠡和文种此时看到了伯嚭的骨子里,算是把他识透了。伯嚭有不亚于伍子胥的文蹈武略,当年在楚国是甚至比伍子胥才名更大,可他现在向世俗投降,变自私了。自私毁了他,对吴国来说,让这样一位失去生命洪荒之力的人才掌权实在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对越国来说,只要抓住他的弱点,就算他有不世之才,也已经不足为患。

    范蠡和文种分析眼前危险的局势:在这里和伯嚭耗在一起完全是等死一样,大错已经铸成,而今挽救的办法只能是设法摆脱伯嚭,尽快追上勾践的败军去救驾,要是勾践遭遇不测,万事成空,越国一定完了。可是眼下勾践大王会逃到哪里去?逆着浣纱溪上,别无去路,唯一的目的地就是勾嵊山。那里有越王的离宫,有城堡,有几百军士在守卫。当地的山民彪悍好斗,和勾践的关系也很铁,如果逃到那里负隅顽抗,尽管吴兵人强马壮,怕一时也攻不下来。总的来说,不幸之中万幸,勾践的逃跑路线还是正确的。

    思路理清,范蠡决定赶紧带战车军团回去救驾。可是眼前的伯嚭怎么办?要让伯嚭发觉,必定紧追不放,他不敢和你拼命,但可以和你耗。他的战车军团有不龟手神药,要追上你一支被冻得狼狈不堪、晕头转向的乌合之众不费吹灰之力。要让伯嚭,唯一的办法就是丢卒保车,留一部分人在这里,给伯嚭当诱饵。

    这等于是玩空城计,守在这里的人风险太大,一旦被伯嚭察觉,发起全线进攻,实力悬殊,必死无疑。

    范蠡想留下来,让文种带大部队去浣纱溪边救驾,毕竟自己年轻力壮,血气方刚,又久经沙场,在眼下百年一遇的大冷天里还是能拿的住手中宝剑,还能战几个回合。而文种已经冻得缩成一团,连走路都东倒西歪,没方向感了。

    但文种外表窝囊,内心强大,坚持要守在这里,让范蠡带大部队走。救勾践大王的事情更重要,现在只有范蠡能救得了他,用兵打仗是范蠡的强项。文种去了作用有限,他的强项是运筹帷幄。

    危难之际,最能见兄弟情深。两人现在几乎是在争着去死。可惜现在没有时间让他们享受兄弟真情,得当机立断。文种执意如此,范蠡无力回天,只好带大部队趁着夜色尽快远离战场,奔赴浣纱溪救驾。

    范蠡的战车行到营地门口,却被后面跌跌撞撞追上来的文种叫住了。范蠡以为文种还要来和自己做最后的诀别,心里不觉凄恻起来,赶紧下车,没想到文种根本不是来玩诀别的,而是有要事叮嘱。

    文种说道:“范兄到了浣纱溪,如果有机会,应该把西施姑娘带上车,一起去勾嵊山。我现在很后悔,当初要是答应你和西施的婚事,你范兄哪里用得着熬三年相思之苦?后悔莫及,害了你和西施两人不能享受夫妻之情,希望范兄能帮我了结这件遗憾事。”

    范蠡心里一热,差点掉泪,兄弟情深,难以言表,只好连连点头。

    范蠡带着战车军团离开用地,快马加鞭直奔浣纱溪,幸亏吹了一天一夜的北风慢慢停息,天空放晴,太阳露脸,和暖不少,被冻坏的越国将士也像接受光照的冷血动物一样,渐渐恢复元气,能甩开双腿跑路了。范蠡为了争取时间,把辎重留下,让战车脱离后面的步兵先行,这样没有累赘,战车可以轻装上路,用了两天多时间,他的战车率先赶到了浣纱溪。浣纱溪两岸村庄像遭洪水洗劫过一般遍地狼藉,所幸交战的两军人马已经远去,暂时恢复了平静。

    范蠡马上找到亭长暨胤了解情况,得知勾践带着残兵败将已经在一天前离开浣纱溪,估计此时已经到了勾嵊山,范蠡松了一口气,只要到勾嵊山,败退的越军等于得到了喘息机会,不可能,正要上车走陆路赶往勾嵊山,突然响起文种叮嘱自己的话,急忙命暨胤带自己去苎萝山下见西施。

    这是一对有情人的第二次见面,和第一次在越秀台上的见面转眼过去三年,简直要忘记各自的形容,所幸醒着难见梦里常相见。西施取下面纱,露出真面目。两人四目相对,恍如隔世。范蠡劳心国事家事,两鬓已经染上霜花,而西施已经完全长大成人,从豆蔻少女出脱成真正的荷花美女,更见风情万种、楚楚动人。

    这第二次见面,本来此时此刻该在憧憬珠光流彩的“洞房花烛夜”,没想到却被金戈铁马念个粉碎。范蠡忍不住想要安慰她几句,可是身后焦躁不安的马儿嘶鸣声让他想起了自己的使命。也顾不得矫情了,还是实话实说吧。于是就把眼下越国的危机略作介绍,两人虽然没有行过合卺之礼,有违越地礼仪,但还是斗胆恳求西施能跟着他一起上勾嵊山。

    西施听说范蠡想把她带走,眼泪突眶而出,把少女的羞涩全抛开了,睁着秀目盯着范蠡似乎不认识他似的。

    西施说道:“范大夫,西施记得你说过,等你训练出一支可以和吴国打仗的队伍后再和我成亲,不知你做到了吗?”

    范蠡面红耳赤,他当然听出了西施话里面的无限幽怨和满当当的责备,这三年你是怎么过的呀?你履行了一个男子汉大丈夫许下的誓约了吗?现在吴国已经欺负到你家里来了,眼见兄弟姐妹被肆意凌辱,作为一个保家卫国的男人,不知你有什么借口推脱责任。

    虽然范蠡可以找到许多借口,越国是勾践大王的越国,范蠡已经失去在大王面前的话语权等等,但平心而论,你就真的没一点过错和责任吗?你沉溺于个人的情感之乡浪费了太多本该好好使用的时间和精力。

    范蠡心潮澎湃,后悔莫及,神情黯然,忍不住跪倒在地向西施谢罪。

    范蠡说:“事已如此,后悔已经没用。若能挽回败局,万事若能从三年前开始,范蠡情愿一死。只是眼下情况紧急,你西施姑娘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不要说范蠡死不瞑目,所有越国男儿将无颜立于天地之间。你西施是越国第一美人,保护你是所有越国男人的责任。请西施姑娘能听范蠡一句话,上勾嵊山吧!”

    西施摇头,说道:“范大夫错了,如今最该保护的是大王。还是请范大夫赶紧追上大王,保护他最重要。没了大王,谁给我们作主?我越国就真的没希望了。”

    范蠡见西施这么说,知道西施决心已下,他无力改变她的主意。虎目一热,眼泪也下来了。

    西施见了急忙上前,把他从地上扶起来,又掏出一块自制的五彩染色的小丝巾亲手替他拭擦英雄泪。

    西施安慰他道:“请范大夫放心走吧,只要你能救出大王,就是对西施的最好保护。时候不早,请范大夫赶快上路。”

    范蠡润肠寸断,忍不住一把拉住了西施手上五彩小丝巾的一只角,不肯松手,西施明白范蠡的意思,脸一红,手一松,小丝巾落在范蠡手中。

    范蠡问道:“不知西施姑娘眼下有什么打算?”

    西施满面愁容,说:“我要和郑旦一起去郫中城中和越夫人守在一起。郑旦会剑术,那些吴兵很怕她,我们能保护越夫人不被欺负。”

    西施的话突然提醒了范蠡。

    范蠡点点头说道:“你的主意虽然不错,但是你们留在郫中不是长久之计。现在越国已经兵败,都城郫中必然难保,你现在和郑旦马上去郫中见夫人,就说是我范蠡说的,趁现在吴军尚在勾嵊山无暇顾及郫中,请她和籍养大人带上越王宫中所有人员、财物、粮食速去会稽山中的大部军营中避难。郫中和大部距离不远,才半天行程,那里地势险要,一人当关万夫莫开,每个隘口都筑有城墙,若有籍养大人带领的执戟武士守卫,一定固若金汤。”

    原来范蠡在大部练兵多年,已经把大部建成越国最重要的练兵基地、是最坚固的军事堡垒。就预防着一旦都城郫中出事,可以迅速把国家机器搬到大部去,越王暂时可以在那里继续管辖他的国家。

    西施一听说越国现在还有这么一块避难天堂,是吴兵侵犯不到的,顿时脸上多云转晴,露出了笑容。

    西施学郑旦的剑侠的样子,抱拳作揖,道:“请范大夫放心,西施一定把你的话转达给越夫人。现在我们各有使命,你保护大王,我保护夫人,我们就此分手,各自上路。”

    拱手作别,依依难舍。

    西施和范蠡分别后,马上去溪对岸找郑旦,准备请她带上宝剑去郫中,去完成一个女剑侠此时该完成的使命。

本站推荐: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王的女人谁敢动神医凰后邪王追妻田园佳婿采红武炼巅峰嫡嫁千金帝仙妖娆:摄政王妃,拽上天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西施的传说之浣纱遗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白金中文网只为原作者御马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御马道并收藏西施的传说之浣纱遗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