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中文网 > 西施的传说之浣纱遗梦 > 第三十二章 文种的枕中书

第三十二章 文种的枕中书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白金中文网 www.bjzw.com,最快更新西施的传说之浣纱遗梦最新章节!

    文种对勾践的恫吓置若罔闻,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拿灭族来吓人,继续侃侃而谈:“大王自以为是少康大帝的后代,难道就没有继承少康大帝忍辱负重、中兴祖业的遗风吗?你说的先祖无壬何足挂齿?只有你的先祖少康才功在天地之间。请大王以史为鉴,只要大王还能活着,臣对少康中兴所使用的所有阴谋阳谋烂熟于心,我们只要依样画葫芦,定能实现大王称霸天下的大业。”

    勾践大吃一惊,盯着文种说道:“既然文大夫有这样的枕中书,为何到这时才告诉寡人。你应该早点说呀!”

    “枕中书”是当时的流行语,相当于今天的座右铭。枕中书是放在人睡觉的枕头里的,以便想到时随时翻阅;而座右铭则是放在人看书办公的案头上的,以便随时抬头、低头能见。两者放的地方不同,而作用是一样的。

    文种苦笑道:“凡使用阴谋、阳谋都有前提条件,少康中兴用的是绝处逢生之计,大王自槜李之战后,志得意满,所以臣不敢开口。”

    勾践不再焦躁,沉默下来。文种的话燃起了他心中久违的野心。自从钱塘江打败后,他一直以为此生玩完了,没想到还有希望中兴称霸。他的心眼开始活了。这是好兆头。有时绝望真是希望之母。

    姒姜说道:“文大夫虽然言之有理,但怕行之不通。如今大王和吴王结下了血海深仇,他怎么可能放过大王呢?”

    勾践也跟着附和道:“只要能让寡人活下去,寡人可以大破惯例去投降。只是吴王夫差和伍子胥、伯嚭这些人都把寡人看作眼中钉肉中刺,非除掉不可。肯接受寡人的投降吗?”

    文种道:“事在人为。臣以为如今的吴国养着伯嚭,等于是养虎遗患。此人对吴国已经没有正面作用,只有反面作用。他这个人眼下就是为了灭亡吴国、中兴我越国而存在的。以前我们没法和伯嚭建立联系,现在风湖子突然出现,可以和他勾搭上了。此人极为自私贪财,可以用私人利益让他改变主意。”

    勾践点头道:“我越国虽穷,但要收买伯嚭这点钱财还是绰绰有余。请文大夫进一步明示。”

    文种说道:“让郑旦下山去,请她把宫中最值钱的宝贝送一些给伯嚭,大王还要把宫中宝贝的清单给他看,只要伯嚭能有能耐说服夫差双方签订和约,清单上的宝贝就全是伯嚭的。”

    勾践大喜道:“太好了!文大夫的计策果然鬼神莫测。”

    文种冷笑起来,说道:“大事成没成八字还没一撇。就算伯嚭有能耐说服夫差放我们一条生路,有伍子胥在一旁盯着,吴国提出的条件一定是万分苛刻,就要看你大王的承受力。”

    勾践连连摇头,说道:“只要看到一线希望,寡人什么代价都愿意付出,就算让寡人献出手中的越王剑,就算把越国一半的领土送给吴王。寡人为了能重演少康中兴夏朝的故事,情愿舍小就大。请文大夫放心就是。”

    文种看了看姒姜,道:“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姒姜说道:“本宫和大王是一条心。”

    文种点头,说道:“那好,臣文种愿意为实现大王的中兴霸业,粉身碎骨在所不辞。不知大王和夫人愿意和文种歃血为誓吗?”

    勾践和姒姜见文种如此肝胆侠义,一心想着越国的霸业,对文种感激灵体,还怕文种是“外人”不履行誓言,会半途而废,能“歃血为誓”最好不过了。

    于是三人在越王行宫的密室中割破手指、喝过鸡血酒,立下了血誓。

    哪知文种早就料到勾践要达到投降保命的目的其过程一定凶险无比,必然要付出常人难以接受的代价和牺牲,如果像勾践想象的那样,只要献上越王之剑和越国的一般领土就完事,简直是痴人说梦话。就怕勾践野性未泯,到时接受不了苛刻无比的条件,临时变卦,就会全功尽弃,能立下这个血誓,而且把姒姜也拉了进来,就是希望能让勾践大王能随时保持大脑清醒,收敛桀骜不驯的野性。

    文种说服了勾践后,就得思考下一步棋,那就是如何和伯嚭这个越国的救星、吴国的灾星联系上。现在大家都被困守在大部,和外界是完全断绝交往的。

    智者的妙计不是凭空能来的,而是善于抓住机会。

    就在文种和勾践、姒姜在宫中密室歃血为誓的时候,那边郑旦和风湖子也没闲着。只是郑旦和风湖子师徒闹僵持了。风湖子满以为自己冒着生命危险来救她,郑旦一定感激涕零,马上会上他逃离虎穴,没想到郑旦竟然懒着不想走。因为郑旦感觉风湖子只把她一个人带走,太没面子,大部所有的人都将在今晚的大决战中鸡蛋碰石头,生死有命,只有自己一个人是被“走后门”活下来,要传扬出去,以后还怎么到外面去行侠仗义?自己或者死,或者凭湛卢宝剑杀出一条血路逃出去。决不苟且偷生。

    风湖子叫苦不迭,都怪自己把郑旦娇宠坏了,不识天高地厚。吴军兵强马壮,战车如林,凭你一把湛卢宝剑能杀出去吗?还没挨近,就先把你射成刺猬。

    风湖子顿时没了主意。

    风湖子心里一直有个梦想,要让郑旦的美名传遍天下,甚至名垂青史。世上靓女常有,但要想成为名扬天下、功垂青史的美人却凤毛麟角,为什么?千里马少了伯乐,还能想成为千里马吗?这靓女和美人的区别太大了,靓女只是昙花一现,死了拉倒,影踪全无;美人则不然,死后会被文人墨客添油加醋争先恐后润色,死了反而会比活着的时候更美,美得千秋万代、美得无边无际。世上男人皆俗不可耐,只知道享受最易凋零的美色,而不知道造就名垂千古的美人。他风湖子最痛恨一个“俗”字,他要让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世人,他风湖子不但会享受美色,更会造就美人。

    他一直在给郑旦找机会,几天前去郫中拜见吴王夫差,发现这夫差并不如江湖传言那样只是一个纨绔公子,人不但长得英俊挺拔,而且眉宇间常有一股不平之气,和他交谈后,风湖子更是惊讶,夫差竟有称霸天下的雄心。风湖子的心动了,要是郑旦和夫差成就一段金玉良缘,郑旦身上的潜能定能发挥出来,到时帮助夫差成就霸业,雄视天下,这个千古美人不就立起来了?

    郑旦得道,自己这个师父借她之风跟着上天。从此千古扬名,美哉美哉!

    风湖子眼见大好机会来到,却不想郑旦茫然不知,还在中间作梗,急得如坐针毡。要是山下吴国大军擂响冲锋战鼓,大部转眼就会玉石俱焚,郑旦根本没有逃生机会,郑旦一死,自己风流一生,人生最后的收官之作、也是巅峰之作却化为泡影,真正是死不瞑目。

    可是他的如意算盘又不能对郑旦直说,现在夫差是越人的仇人,自然也是郑旦的仇人,一旦说僵,反而不美。必须慢火煮小鲜,慢慢增加火候。

    可要凭自己的能力说服郑旦下山登天还难,没办法,只能讨救兵。希望越王勾践能帮自己这个忙,劝郑旦改变主意。

    风湖子有求于勾践,这对勾践和文种来说,等于机会主动送上门来。两人还苦于没有筹码和脾气古怪孤僻的风湖子做交易呢!

    于是双方开始谈交易了。

    勾践答应一定劝说郑旦下山,但有前提条件,风湖子必须先把越国的镇国之宝——太初之珠送给伯嚭,请伯嚭能说服吴王夫差接受越国的投降,保全越王勾践的生命。

    让自己这个尘外高人做贿赂求人的俗事,风湖子当然恼火,要在往常早就拂袖而去,可眼下为了救郑旦,不得不俗一下。但他还是俗得有底线,只答应把太初之珠送到伯嚭手上,并把勾践求降的话传到,至于伯嚭是不是答应,与他无关。

    见风湖子如此不负责任,勾践心慌起来,这太初之珠采自百米之下的东海海底,乃是两百年前姒君作为嫁女的嫁妆送给越王无壬的,是两族友谊永存的象征物,历代越王视为国宝。这样贵重之物要是打了水漂岂是儿戏?勾践用心险恶,知道没人敢在风湖子面前违反誓言耍滑头,不仅是风湖子有一把无坚不摧的侠客之剑,还有他的嘴巴比剑更锋利,把你背约的事情传出去,让你名声狼藉,一辈子抬不起头来,连你的上八代和子孙后代也牵连进去。所以只要伯嚭一旦答应风湖子,等于是和神做交易,不用怕伯嚭违反誓约。现在没有誓约,送这样贵重之物可浪掷不起。

    勾践拿不定主意,急忙找文种定夺,文种冷笑道:“大王只管大胆把太初之珠送给伯嚭,一旦伯嚭接受,必然会尽力办事。”

    勾践惊讶道:“文大夫不是说伯嚭极端自私吗?自私之人可靠不住呀!”

    文种说道:“正因为他自私,所以他一定会非常守小人的规矩。所谓盗亦有道。君子有君子的道,小人有小人的道。君子的道是义,小人的道是财,要是他受了人家的厚礼而不给人办事,等于坏了小人的道,以后还有谁肯送贿赂给他?对他来说等于是断了自己一辈子的财路。”

    勾践半信半疑,虽然很不舍,但想起和文种的血誓,小不忍则乱大谋,只好接受让步。勾践自觉委屈,哪知风湖子比他更委屈,为了成全自己的收山之作,风湖子平时第一回违反自己的行为规则做事,所幸勉强守住了一点自己的道德底线。

    风湖子下山找到伯嚭,很不情愿完成了自己的被动使命。果然如文种所料,伯嚭非常遵守小人的规矩。越人出的价钱高得出乎意料,伯嚭所料不及。这太初之珠白天看来没有啥稀奇,通体黑莹莹的,只觉温润可玩,到了晚上,就显出神妙来,能散发出淡淡的光芒,放在斗室之中可当照明灯用。相传此珠诞生在人类文明肇始的太初之夜,这天夜里,天上七曜连珠,金木水火土五星和月亮、地球排成一条直线,天文奇观,圣人将这一刻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人类从此告别愚昧,走向文明。如果传说属实,此珠就是像人一样有灵性的。

    伯嚭爱不释手,哪里还肯转让所有权?伯嚭百感交集,在一刻钟里对太初之珠的前主人勾践的看法经历了三个层次,从最初的厌恶到心生怜悯,最后变成满怀感激。就算没有立下誓约,但勾践嘱托的事情是一定要办成的,不然,就是对财宝缺乏敬意,心里有愧。

    勾践要想活命,困难重重,天下人都知道。但伯嚭的聪明才智本来就是为了解决人间困难而生的,只要他真的替勾践办事,没有过不去的坎。阻力无非来自夫差和伍子胥两人,那就一个个来吧!

    伯嚭当晚就去郫中城中见吴王夫差。

    夫差在郫中城中越王宫里睡勾践睡过的床,喝勾践留下的美酒,已经几个月,起初还有一点新鲜感,后来就厌倦了。毕竟越国都城郫中不能和吴国都城阖闾大城相比,无论规模还是繁华程度都有天壤之别,用现代人的话说,郫中只不过是一个人烟稀少的边陲小镇,而阖闾大城已经是国际化大都市,来自中原各国的使节和商人往来穿梭,每天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而在郫中时间几乎是凝固的,一千年如一日,亘古不变,如果是一个隐士想修炼长生,做隐居地倒是不错,可夫差少年得志,正想有所作为证明自己,大好岁月耗损在穷乡僻壤真的是一种无形折磨。夫差思乡心切,很想回家看看。可是他的想法是不敢对伍子胥和伯嚭说,不杀勾践,不灭越国,不报父仇,决不收兵,这是三人在祖庙里发过毒誓的。没有办法,只能渴望伍子胥和伯嚭尽早攻下大部,结束战事,而后全心全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伯嚭突然来报告说勾践想派大臣文种来投降求和,大出意料,伯嚭也想尽早结束战事,和自己不谋而合。但他是君王,不能随意丢弃自己的承诺,否则有碍王威。

    夫差于是说道:“勾践凶顽不羁,突然提出要投降,可见大部的越军已经实在支撑不下去。或许大军只要继续围攻下去,不用多少日子就可攻下大部。用不着接受勾践投降。”

    夫差的话没有了在伐越前的血腥气,伯嚭料想勾践拜托的这件事八九不离十能说成,顿时信心十足,说道:“大王向孙武学过兵法,应该记得孙武说过,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此话极有道理,对我们来说,让勾践投降比杀死他,收获更大。勾践有虎狼之心,把他逼上绝路,必会拼个鱼死网破,有道是一人拼命万人莫当。吴国要牺牲许多将士不说,勾践必然会把王宫中的稀世珍宝焚毁一空,到时候我们就算攻下大部,只会死伤一大片还落得一无所获。如果答应和勾践议和,等于是拿这些稀世之珍去换勾践一条不值钱的命,何乐不为?我吴国这些年征战不断,消耗巨大,如果想争霸中国,正需要越国的财富充盈国库。”

    夫差说道:“越国这种破地方,能有什么稀世之珍?寡人不稀罕。但寡人听风湖子说,勾践新铸了一把越王之剑,确实有霸主之气,所有者比成霸业。这把剑一定要想办法保护好,决不能让他毁了。”

    伯嚭说道:“越王之剑在勾践手上,臣等空有千军万马难施援手。要让越王之剑完好无损归大王所有,别无他法,只有让勾践自己乖乖交出来。”

    夫差点头同意伯嚭的观点,表示他已经搞清楚事情的得失。但还有一个台阶问题,需要伯嚭有好主意。

    夫差说道:“可是勾践和寡人有杀父之仇,要是寡人不杀勾践,就是没报父仇,会惹天下诸侯耻笑。”

    伯嚭对这个话题早有准备,答道:“先王死于越国大夫石卖之手,石卖已经在椒山烧成灰,此仇按理说已经报了。当然勾践也是难辞其咎,但大王想惩罚他,让他死不是唯一手段,还有一种手段可以让他活着比死了更难受,那就是羞辱,如果勾践不能忍受,就只能自己去找死。勾践还是死,这不是殊途同归吗?所以不必担心天下诸侯嘴巴里的唾沫溅到大王身上。”

    夫差现在完全想通了,让勾践投降有百利而无一害。勾践现在是砧板上的鱼肉,任凭自己宰割。至于怎么宰割法,就需要开开脑洞了。人心之恶的大门打开,恶念纷至沓来,何愁没有羞辱他的手段?救活一个人不易,逼死一个人太容易。

    夫差说道:“太宰言之有理!就按你说的做吧,就让文种下来说事情。”

    夫差的工作做通了,还有伍子胥的工作要做,这才是最头痛的事情,也是最难过的一关。伯嚭需要在夫差和伍子胥之间制造出矛盾,自己才能玩个游刃有余。

    伯嚭说道:“这件事干系重大,还是把最后的决定权交给伍相国吧!伍相国现在大权独揽,不听他的,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伯嚭点在了夫差的痛处,虽然自己贵为一国之君,可是在伍子胥眼里尊严全无,简直拿他当小孩子对待,动则声色俱厉,训斥有加,仿佛自己是窝囊饭桶。夫差的脸红了,心里的怒火呱啦啦燃烧起来,又怒又恨又羞,可是有什么办法?大臣们都听他的,三军将士更不用说了,唯伍子胥马首是瞻。自己无所作为,夫差想到委屈处,差点掉泪,赶紧转过身子。

    伯嚭见目的达到,当然也怕惹火烧身,于是紧接着说道:“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大王还是需要多方意见,总不能光听伯嚭一个人的意见。或许伍相国真有独到之见呢!”

    夫差说道:“寡人明天亲自去大部,太宰即可派人请文种下来商量议和的事。寡人倒要看看伍相国有何高见。”

本站推荐: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王的女人谁敢动神医凰后邪王追妻田园佳婿采红武炼巅峰嫡嫁千金帝仙妖娆:摄政王妃,拽上天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西施的传说之浣纱遗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白金中文网只为原作者御马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御马道并收藏西施的传说之浣纱遗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