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中文网 > 西施的传说之浣纱遗梦 > 第六十一章 神木妙用

第六十一章 神木妙用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白金中文网 www.bjzw.com,最快更新西施的传说之浣纱遗梦最新章节!

    这天晚上,夫差目的达到,终于能和西施同枕共眠,效于飞之欢。

    西施在走进吴王寝宫的时候,对即将发生的尴尬事还束手无策,可是当夫差伸手搂住她的腰肢的时候,她闭上眼睛突然无师自通,为什么要作茧自缚?她可以把眼前的吴王夫差想象成丈夫范蠡,和她做爱的不是夫差而是范蠡。

    这样的想法很奏效,西施和夫差第一次接触一点不缺少激情。因为在西施的心里压在她身上的不是夫差而是丈夫范蠡。人在潜意识里总是藏着无穷的自保之策,西施用想象帮自己度过了危机也算一绝。

    夫差占有了她的身子,但她的灵魂永远属于自己的丈夫范蠡。

    夫差也很满意,因为在他的世界里,还没有出现过一个女人敢于和他平等享受男女交合之欢的,全都是被迫或者只想无条件取悦于他的,说白了,男女地位不平等,这女人哪里敢放开手脚和你干那事?

    而西施是第一人。

    夫差很享受,看似贵为一国之主、御女无数,其实他夫差也是可怜的,尽管同床共眠过许多美人,竟然没享受过真正的夫妻之乐,今天是第一回。

    吴国的赈灾粮顺利送往山阴。

    越人能得到吴国的救济,除了西施以身相许取悦夫差,也有几分侥幸在内。要是伍子胥在阖闾城,一定死谏。伍子胥之所以送走儿子、把自己变成“裸官”就为了死谏。至少越国不可能得到这么多的赈灾粮。很荣幸,这个时候,伍子胥正在为天下无敌的余皇号战船开道。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邗沟已经挖通,余皇号如今可以从吴国都城直达淮河边,余皇号的战力天下皆知,淮河边上的诸侯国无不魂飞魄散。为了给余皇号提供补给,建立基地,伍子胥正在邗沟边筑邗城,做挺进中原、称霸天下的准备,远在千里之外,自然对赈灾越国的事一无所知。如今吴国的朝政夫差有绝对决定权,而伯嚭则发言权最大。越国的甬之地现在已经是伯嚭的地盘,根据伯嚭和文种的秘密协议,甬之地虽然名义上还是越地,但赋税收入全归伯嚭所有。如今越国举国遭灾,甬地同样是重灾区,老百姓没有收入还在源源不断死人,赋税无处可征,严重影响伯嚭的个人收入,夫差赈灾,伯嚭也是受益人,伯嚭自然是举双手赞成。伯嚭一旦拥护,朝中有人尽管心里反对,但谁还敢多嘴?伯嚭是个很记恨的人,和他唱对台戏,小心后果。

    吴国的赈灾粮对越国来说,雪中送炭,功德无量。

    吴王打断了你的双脚,让你成为瘸子,现在能送你一副拐杖,你除了感恩难道还能怀恨?

    相较于不送你拐杖,任你自生自灭,立差距可不止十万八千里。

    越国的老百姓可没有《礼记》笔下的”饿者“这般有骨气,不吃仇人吴王的“嗟来之食”,人要活着才是最重要的,骨气和尊严等吃饱穿暖了再说不迟。越地有许多老百姓开始感念吴王的恩德。

    这可不妙!勾践本来还庆幸白白得了吴人的十万担稻谷,帮自己渡过难关,现在发现老百姓有奶便是娘,开始感念吴王的恩德,顿时心里五味杂陈。得人心者的天下,要是自己手下的老百姓把仇人夫差当恩人,自己的复国大业怎么办?他恨不得不要夫差的十万担粮食,可是又不敢当面拒绝这到手的救命粮,生怕饿得失去理智的越人会群起而攻之,造你越王的反。越国新都迁到山阴,正是立足未稳之际,政权弱不禁风。

    勾践左右为难,犹豫不决,以致手里捏着十万担救命粮迟迟不下发到百姓手里,这可急坏了文种。老百姓在饿着肚子等吃的,卖儿鬻女,甚至易子而食,你勾践手里的赈灾粮不马上处理,等于是引火索,随时可能天崩地裂,找来覆国亡身之祸。

    此时文种正带着三千木客在越国中部和东部的大山深处寻找珍玩奇木,准备九术中的第四术“遗之巧匠良材,使之起宫室高台,以尽其财”。三千木客乃是一支庞大的吃饭队伍,在越国大地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辛苦无比,不喂饱肚子,何来气力完成使命?举国大灾,给木客们的待遇也好不到哪里去,三千木客已经开始挨饿,精疲力竭,怨言四起,要不是刚好在越国东部天台山深处找到一对阴阳神木提振了一下士气,几乎就要践踏王法,一拥而散。这两个神树“大三十围,高五十寻”,用今天的度量单位,直径在二十米左右,树高八九十米上下,不折不扣的参天大树。阳木乃是一棵梓树,又名文梓,因为树身上有阳刻的古朴图案,所以称其为阳树;阴木乃是一个楠树,又名楩楠,同样是因为树身上有阴刻的篆书,所以称之为阴树。

    这是天台山的镇山之宝!这样的大树本来就难找,而且还是阴阳两树一起现身,简直是天助大越。文种大喜,生怕这些神树会像神仙一样不翼而飞,急忙命人砍伐,三千木客轮番砍了半个月,才完成一半工程量。偏偏在这个时候山中断粮,勾践又在赈灾粮的问题上犹豫不决。要是救灾粮不到,这些本来就怨声载地的木客非生事不可,最怕他们一走了之,几个月的艰难苦恨将全功尽弃。文种不敢马虎,急忙回山阴做勾践的思想工作。

    回到山阴后,文种文种提出了两点计策献给勾践,第一,向老百姓宣布,这粮食不是吴国无偿提供的,而是越国向吴国借贷的,来年越国有了收成,连本带利需要归还。十分利息,送来十万担,还他二十万担。第二,向老百姓解释,吴国之所以送来的赈灾粮不是老虎发善心从此不吃人,而是西施赔了许多好话后,夫差不得不答应。换句话说,这十万担粮食是越国的第一美女西施用身子换来的。

    文种从舆论宣传上发动攻势,拨乱反正,解决了勾践的心病。

    如此一来,吴王夫差赈灾的善举大打折扣,几乎被一笔勾销,帮百姓度过饥荒的功绩又回到了越王勾践的身上,以正视听。当老百姓得知自己吃的是西施的卖身饭的时候,对吴王只有恨哪有什么爱!

    勾践转愁为喜,开始发放吴人送来的十万担赈灾粮。

    文种出的两个主意仔细分析,简直是馊主意。十万担稻谷不是小数字,白给不要,主动要求连本带息归还,你不是死要面子、打肿脸面充胖子吗?再者,把十万担粮食说成是西施用身子换来的,对范蠡的伤害可不轻,西施是范蠡的夫人,夫人的卖身钱,不是在范蠡的伤口上撒一把盐吗?

    文种是精明人,能出馊主意?当然不可能,他是棋高一着。

    文种之所以要连本带息归还吴人的赈灾粮,其实他是心怀叵测,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这个阴谋要等几年后才会实施,这就是着名的“九术”中的第三计“贵籴粟稻以虚其国”。简而言之就是让吴人尝到放高利贷的甜头,放高利贷者能不劳而获,坐拥红利,谁还愿意干“汗滴禾下土”这样辛苦的实业?其危害足以让一个国家慢慢堕落,谁都想做不劳而获者。不断借,不断还,而后突然一个刹车,赖账!连本带利一笔勾销,让吴人血本无归。你能奈我何?无非刀兵相见,可惜彼时的越国已经羽翼丰满,厉兵秣马,收拾一个已经不事生产的堕落的国家轻而易举,且非常希望两国来生死逆转的一仗。而后来发生的实际情况是比烂账更可怕,文种把经过浸泡和水煮的稻谷当作良种还给吴人,你想一想,吴人用此等不会发芽的“良种”下田,这一年老百姓哪里还有什么收成?一定是个大灾年,颗粒无收。

    这个阴谋造成的后果十分可怕,几十万担粮食只是小菜一碟。这叫舍得孩子才能套得住狼。

    至于把救命粮说成是西施卖身得来的,那是因为此时的范蠡人并不在山阴,自从西施入伍后,范蠡报仇心切,奉勾践之命,再次回到了会稽山深处,开始悄悄训练越国的残兵败将。这是国家机密,除了越国极少数几个重臣略有所闻,一般人一无所知。范蠡两耳不闻山外事,低头只练雪耻兵。文种怎么嚼舌头都不会进范蠡的耳朵。

    吴王夫差对越人欠下的累累血债,哪是十万担赈灾粮能了结的?无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十万担赈灾粮未能阻挡越国的复国大业,文种的“九术”一点没有收手的意思。

    文种从勾践手上得到了吴人的救灾粮,解决了三千木客的粮草问题,继续带着他们砍伐“镇山之宝”。

    半年后,天台山的镇山之宝阴阳双木终于被砍下并运出大山,文种马不停蹄又带人顺水路运到了吴国阖闾大城,作为吴国赈灾的回礼献给了吴王夫差。

    文种亲自撰写献词,大意如下:“东海役臣勾践,使臣文种,感谢吴王的赈灾义举,特献阴阳双木一对。此物乃是臣勾践建小殿时余下的,不足挂齿,望大王笑纳。”

    一对阴阳木,文种为何要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其实很有讲究。这是以小博大,让吴人继续堕落。

    夫差肯出血给越国送来赈灾粮,说明西施在其心中的份量,这对越国来说,喜从天降。既然吴王情商很高,那就不断添油加醋、继续成全他吧!

    一对阴阳木能闹出什么大动静?动静可不小,而且大有讲究。

    此树乃是天台山的镇山之宝,不但体貌雄伟,而且树身上有天然的纹饰,古朴高雅,非常精美,是建造宫殿的极佳材料。

    文种不惜成本,命人把镇山之宝运到了吴国都城阖闾大城,献给吴王可不是小动作。

    这是暗示,如果吴王要建造宫殿,宫中的栋梁之材非此物不可。

    文种摸透了夫差的心。

    一个人得到了别人赠送的一双漂亮鞋子,别以为是福,而是祸。因为此人以后的麻烦就大了。漂亮鞋子需要漂亮袜子相配,漂亮袜子需要漂亮的裤子相配,漂亮的裤子需要漂亮的衣服相称,漂亮的衣服要有漂亮的帽子搭配。一身收拾得很漂亮,对不起,没完,还需要一辆雕阑玉砌的车子,还需要一座金碧辉煌的房子。多米诺骨牌效应。这是一个圈套,等着让你钻。

    西施相当于是一双漂亮鞋子,阴阳双目相当于漂亮袜子,现在文种挑起了吴王夫差的欲望,让其不断膨胀,至于价值更加昂贵的漂亮衣冠、车子、房子就只能拜托你自己想办法解决了。

    这是人的正常心理。除非你当时就拒绝人家送你的漂亮鞋子,早早止步,否则其结果难免是诚如他人所愿。

    一切皆如文种所料。

    吴王得到了天下第一美女西施,按照他的性格,这是人生重大业绩,不可能悄无声息、不事张扬,他需要别人来分享,当然不是分享他的美人,而是分享他的幸福感,让天下人知道自己正在享受这等艳福。

    这也是当时天下有野心的几大诸侯们的共同心理,互相攀比,争抢噱头。除非你是小国,没能力守住这个美人,生怕被别人夺走,只能秘不示人。

    可是怎么让天下人欣赏到你的幸福指数呢?光用嘴巴说说不行,一阵风就能被吹走,无法被历史记住,建造一座流传千古、风雨不倒的纪念性建筑是个好办法。

    夫差其实早就有给西施建造一座宫殿的设想。

    现在越人送来了一对神木,像催化剂,设想破壳而出,变成现实。

    当夫差仰望这对阴阳双木时,大为震惊,当时的第一个想法是应该为这对奇木建造一个展览馆一样的建筑,供天下诸侯来访时瞻仰,当作炫耀的资本。阴阳双木完全有资格享受这样的殊荣,天斧神功,美轮美奂,真乃神木也。越人献上这样的神木,同样是一件历史性事件,完全值得载入史册。

    可是这个初步想法只是停留了几秒钟,他的脑子飞快运转,思路被激活,又被一个更加大胆的计划替代,用阴阳双目为美人西施建造一座天下最精致的宫殿。美人和双木都是天赐神物,千年难得一遇,现在就让他们双美合璧,相得益彰。

    用这两根巨无霸做宫殿的立柱简直是定海神针,不用说狂风暴雨、电闪雷劈,连天塌下来都能挡一挡。

    夫差为自己脑海里的蓝图兴奋不已,急忙召集臣僚商量宫殿的位置、规模、费用等具体实施方案。当然他没有直接说要给西施建造宫殿,而是说想在姑苏山上建造一座姑苏台。有台必有宫,有宫必要主人,哪住的是谁呢?这些是幕后台词,隐而不露。大家心知肚明可矣!

    可惜此时的伍子胥已经从邗沟回到都城复命,伍子胥的使命天生就是给夫差掣肘的,怎么可能让你夫差心想事成?伍子胥本来就对夫差给越人赈灾粮十分震怒,在朝堂上公开和夫差“廷争”,后来伯嚭帮腔,解释说这不叫赈灾,乃是越人籴粮,越人赔上了一倍的利息,让吴人狠狠赚了一比,何乐不为?国人个个喜笑颜开,恨不得越国常闹灾,如此下去,越人越来越穷,吴人越来越富,你伍相国为何要无事生非,闹得大家不开心呢?伍子胥这才理屈词穷,无话可说。理在夫差和伯嚭一边,不得不咽下一口恶气。

    现在听说夫差要给西施用神木建造姑苏台,伍子胥感觉理在自己这边,自然要提出反对意见。可是他的反对还是挺有策略的。

    他提出用越人送来的阴阳神木建造比余皇号更加巨大的战船——神木号。梓木和楠木都是造船的上好木材,何妨是如此难得的大料呢?完全不用拼接,整体成型。余皇号已经让天下诸侯惊恐万状,一旦神木号问世,吴国的战力成倍增强,试问天下诸侯有谁敢和吴王争锋?

    普天之下的诸侯们下跪称臣吧!

    伍子胥此话一出,震惊四座。吴国的国策乃是称霸天下,让吴王夫差继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三位永载史册的先哲后成为第四位天下霸主,号令诸侯,吴国的大夫们人人皆知。所以从吴国的基本国策出发,建造征战天下的战船自然比建造供养美人的宫殿重要多了。

    这样的建议谁都不敢反对。现在轮到伯嚭和夫差理屈词穷,眼睁睁看着一脸正气的伍子胥无话可说。

    这时送神木到阖闾大城的越国大夫文种尚在吴国的国宾馆里住着,还没动身回国。文种的口才当年在大部时伯嚭已经领教,很是敬佩。自己不行,只好请客师。伯嚭假装去茅坑出恭,溜出朝堂,登上马车,直接去国宾馆找文种,把自己遇到的麻烦做了简要叙述,请求找到反对伍子胥神木造船的说辞。

    伯嚭找文种帮忙对付伍子胥,不能说伯嚭就是吃力扒外的叛国者。伯嚭绝顶聪明之人,宁为牛后不为鸡头的道理他是懂的,他不会站在弱小的越国这边。他的问题出在他太大意了,目光短浅,私心太重。在伯嚭看来,越国体无完肤、已经完全是吴国的附属国,永远不可能翻身。所以当前吴国最让他担心的不是吴越间的生死之争,而是他伯嚭和伍子胥间的权力之争。两人之间不存在我是你非,只存在你死我活。凡是你拥护的,我必反对,你反对的,我必拥护。为了打败对方,结党营私。伯嚭把人生和国家的主要矛盾认偏了,自然就是步步皆错,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文种本应该是吴国最可怕的敌人,而他现在竟把文种当自己的智囊朋友看。

本站推荐: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王的女人谁敢动神医凰后邪王追妻田园佳婿采红武炼巅峰嫡嫁千金帝仙妖娆:摄政王妃,拽上天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西施的传说之浣纱遗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白金中文网只为原作者御马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御马道并收藏西施的传说之浣纱遗梦最新章节